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隐私问题,新能源车企的阿克琉斯之踵?

时间:04-09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204

隐私问题,新能源车企的阿克琉斯之踵?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雷科技大家是否有发现,新能源车企一味追求更加智能、好用的车机系统,把更大尺寸的“彩电”塞进汽车,以取代那些老旧无味的机械按键。而用户这边,又很乐于接受这种前沿科技带来的科技感,好玩又个性。这像不像手机的发展路线,从非智能转向智能,再一步步将机身上的机械按键去掉,用更大的屏幕加以取代。如今的新能源汽车,表面上看还是汽车的模样,实际上,它更像是一台巨大的、带有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大家是否有这样的同感?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大家也懂,平日使用的一些软件中,用户就必须授权其调用手机上的摄像头。很快,他们也注意到了软件在过度调用摄像头,收集面部数据及其它隐私内容,并对此表示担忧。在相关部门与手机厂商的努力下,近些年过度收集用户隐私的情况改善不少,但仍存在一些“大数据”相关的现状,比如你口头说了一下想买什么,电商平台马上就推荐到首页。那么汽车呢?如今这种“四个轮子的手机”,摄像头和传感器如同“神经系统”一般遍布全身,拥有了智能平台。每颗摄像头都相当于一只“眼睛”,它就像一把双刃剑,给用户提供便利和安全感,同时又成了他们“走漏风声”的途径。小雷最近吃到了一个瓜,说某家新能源车企的内部员工,通过公司的信息系统获取客户车载摄像头拍到的具有“高度侵入性”的视频和图片,并私下分享。根据一些媒体采访员工得到的说法,他们在2019年-2022年间,都有做过类似的事情。更离谱的是,这些员工连老板都敢“偷窥”,不知道他们老板有没有发现这件事......小雷已经想象不到这个画面了。矛盾同体的车载摄像头话说这家车企经常强调自己的车载摄像头仅用于辅助驾驶,无论是现在或者将来,用户的隐私都是摆在第一位的,整套设计就是为了“保护用户的隐私”。然后老板的隐私就这么没了,恐怕他自己也还不知道......车载摄像头就是一个这么矛盾的产物,它给了内部人员“搞事情”的条件,同时也给了用户带来了各种便利。车载摄像头在新能源汽车身上是再常见不过了,抛开上述这家车企所使用纯视觉辅助驾驶,车载摄像头还有多种用处,就比如我们熟知的360°全景摄像、类似“哨兵”模式的汽车监控、驾驶员状态监测功能之类的。其作用就是给我们提供盲区视野,或者是车辆不在身边时,能够通过App对其进行监控,实现防盗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时刻监控驾驶员状态,避免危险驾驶。从这些角度来看,车载摄像头就是汽车的“盾”,是安全用车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反,车载摄像头也是一把刺向用户的“矛”,车辆想要知道驾驶员有没有打瞌睡,周围有没有人想偷车,就要通过摄像头提供的画面信息来判断。理论上来说,车主只要激活了类似的监控功能,那么相关的摄像头就会长时间工作,期间必然会记录到一些不该记录的内容。毕竟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普遍容量很大,部分混动车型还可以通过烧油发电,摄像头这种部件能耗不怎么高,据说360°全景摄像头工作三天,大概才会消耗一度电,长时间工作并不是什么问题。当它“不干正事”的时候,也就成为了汽车上的“眼睛”了,用户在干什么难以描述的事情先不说,录下来就对了!按理说,车载摄像头看到车主在做什么并不要紧,但关键就在于,新能源汽车大多都要联网,才能正常使用车机上的功能,车主也得以通过手机App远程监控。汽车联网之后,车企只要走走后门,就能看到各种行车数据,以及摄像头拍到的画面。小雷还没钱买车,便开始担心起汽车会对我干什么不得了的事了。那么问题来了,某车企的这个“后台系统”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员工能够有这么高的权限?客户数据库本就是一个相当敏感的存在,哪怕是汽车行驶所记录下来的信息,没有官方进行解密,外人根本没办法获取,更何况视频、图片这种更具侵入性的。如果随便一个员工都能走后门调取摄像头画面,那么用户何来隐私可言?至于这一奇闻是否属实,就等官方亲自来解答了。用户隐私“失守”,错不在汽车本身如果把自己代入一下,想象自己路过一辆汽车,并被清晰地记录下来,又或者是在车里做的事情被车内摄像头全程记录,并被汽车公司的内部员工相互“传阅”。想到这些,相信大家不免背后一凉。说到底,汽车也是私密空间的一种,在车内外安装摄像头,就好比在房间里装了一套监控,总有一只“眼睛”盯着自己,必然是浑身难受。不过,这要把锅推给汽车摄像头吗?其实用户隐私泄露也不能怪车载摄像头和智能汽车,汽车本身无意拿用户的隐私开玩笑,这不过是背后的内部员工“走后门”,才让这些敏感信息走漏,甚至还在内部相互分享。所以大家要将汽车上的所有摄像头遮起来,或是只买没有摄像头的汽车吗?小雷认为这恐怕有点“斩脚趾避沙虫”的既视感,车载摄像头正如这家“重视用户隐私”的车企而言,是为了辅助驾驶而设计的。在小雷看来,汽车摄像头并没有做错什么,它只不过是为汽车和用户提供安全行驶所需要的画面数据而已,不知道有的画面信息会侵犯用户的隐私。更多的,还是背后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内部员工的权限便利,调取客户数据进行分享,这才是厂商应该重视的地方。对此,汽车厂商有不可逃避的责任,用户花几十万买某个品牌的汽车,定然是基于对这一品牌的服务质量、口碑、安全、品质的信任,才把自己的安全与隐私交给汽车,而厂商作为能够直接接触到敏感信息的一方,更要保证用户的安全,数据库不应该随随便便就让员工走后门看到。其它新能源汽车厂商也应该引以为戒,相信没有一位用户能够容忍这种事情发生,大家花钱买的是车,而非厂商员工偷窥客户的“直播间”。智能汽车时代,用户隐私如何保证?汽车的智能化进程是不可逆的,数据收集在今天这个智能时代早已见惯不怪,车企要升级优化辅助驾驶算法,就要收集各类道路数据;汽车要做到足够的智能和安全,同样也要收集周围及用户的画面数据。从现状来看,数据确实是推动智能化向前进步的必需品。如此说来,科技发展一定要牺牲用户的隐私安全吗?小雷认为这明显是错误的,厂商完全有能力在不侵犯用户隐私的前提下,适当收集必要的数据,完善自身算法。其实大家也不需要过分担心,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加入互联网更是家常便饭。考虑到用户隐私安全之类的问题,车企事实上已经在做出一些努力,比如有的厂商开发了新的驻车拍照算法,当摄像头拍摄到人脸、车牌这一类涉及隐私的部分时,便会自动打码处理。同时相关部门也有出力,前年颁布了相关的规定,限制车载摄影和远程控制的使用,要求在未经得个人同意的情况下,汽车拍摄到的画面,必须进行删除或者打码。据小雷所知,这家极其“注重隐私”的车企,近期升级了一套最新的辅助驾驶平台,配备了更为高清的摄像头。毫无疑问,这下拍人是更清晰了。对于此事,不少网友也在“隔空喊话”这家车企,火速安排智能打码功能,加强对人们的隐私保护。不过吧,车企要是不愁卖车,一时半会也不着急弄这个吧?可不管怎样,用户的隐私安全依旧是智能时代最受关注的话题,如果汽车厂商还没有做好保护隐私的工作,那么用户还需要好好保护自己,树立更强的隐私保护意识,尽可能避免智能汽车成为用户的“直播间”了。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